煤电是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的主要承担着。
此外,数据中心为了保障自身可靠运行,配置了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组,其容量基本与数据中心最大用电功率相同。其中,大型算力中心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将储存和处理海量电力运行数据和设备信息,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电网的运行分析、运行优化、风险预测等场景提供算力支撑。
一是需要升级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管控技术,包括设备状态监测、通道状态监测、行为记录、效果评价、信息交互、联动管控等。以北京市为例,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现有数据中心机柜约占全国总量的10%到12%,数据中心总功率约占全市平均供电负荷8%。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算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电力生产将从集中式拓展到分布式,大规模集中式的新能源电站和海量分布式发电站将按资源的可获取性和经济性因地制宜建设与广泛接入。为了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提出算力+电力的协同发展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实施相关技术研究,开展SPEAR示范工程建设。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使用绿色能源供电,不仅可以促进通信业节能减排,还可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算力+电力协同。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积极开展代理购电,全面做好客户告知、市场注册、代理协议签订、计量表计升级等工作。
全网最大有序用电规模大幅下降,电力缺口明显缩小。推动低碳节能生产和改造,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促进节能降耗,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五是强化全社会节能节约意识。一是支撑各类电源增发稳供。
密切跟踪电煤、燃气供应,挖掘发电潜力,协调燃煤、燃气等各类机组能开尽开、多发满发要制订《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节能低碳行为规范》,并组织实施,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带头做好表率,各项措施率先达到行为规范要求,原则上停止外景照明。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MaaS出行 绿动全城等碳普惠行动,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二、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表率作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等事业单位要带头采取更严格、更精细化的节能管理措施,确保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组织专家和节能服务专业机构进企业、进公共建筑、进社区,开展节能诊断和节能咨询服务,到年底前活动场次不低于100场,普及节能政策和技术,改进节能管理。要加强能耗计量监测,分阶段、分品种(电、热等)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并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率先推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各单位实现电耗实时监测并接入平台,在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前,实行抄表月报制度。
要加强能源管理负责人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利用双11等时机,继续开展节能家电产品、户用LED照明灯具促消费活动,适时补充节能门窗、一级能效壁挂炉等新品类。(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委)十、强化节能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委生态文明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市节能领域重点工作作用,今冬明春采暖季期间,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制度。一、目标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工作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本市能源运行特点,发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表率作用,大力倡导全民行动,以科技和专业服务为依托,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保障,以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压实属地、行业管理部门、用能单位三方责任,坚持循序渐进,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2019年至2021年两年平均下降5%左右,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250万吨标准煤左右,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绿色北京建设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多年来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节能的第一能源作用,进一步保障本市能源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特制定本方案。
要深化数据分析利用,做好节能评估诊断,强化问题整改,推动能效持续提升。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10月29日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降碳减污的源头措施。
原文如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充分发挥节能的第一能源作用,进一步保障本市能源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们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贯彻落实。室内温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标准,地下车库原则上不供暖,具备分控条件的,下班离开办公室提前关闭空调。加强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冬季供暖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各区要切实落实属地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落实节约能源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管理制度,优化能源计量器具配置,严格执行向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报送月度能耗数据的制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五、加快实施一批节能技改项目靠前服务,组织推动一批节能技改项目,开展项目节能量预审,做好项目改造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加强市区两级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联动,更好的调动企业改造积极性,尽早形成节能量。
办公电脑开启10分钟不操作关闭显示器等节电设置,下班前关闭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路由器等设备电源,会议结束后及时关闭会议室显示屏和会控设备。落实国家电价改革部署,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和尖峰电价机制,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削峰填谷。
要抓紧排查梳理区级审批权限内未取得核准、备案手续,以及未获得节能审查意见或超许可规模用能的项目,并将项目清单于11月20日前报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备案,加快组织整改。各项节能措施应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各区区委、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属地责任,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节能工作方案,并于11月5日前报市发展改革委衔接平衡,由市发展改革委汇总后报市政府。11月1日,北京市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以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确保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250万吨标准煤左右。
鼓励市民家庭使用高能效燃气灶具、灯具和家用电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健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制度,完善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适时推广实行全能耗限额管理工作,加强数据分析,定期向社会公布严重超过电耗或能耗限额的公共建筑及其所有权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名录。(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九、切实注重有序开展节能工作要依法依规开展节能工作,确保市民生活用能,不得以强化节能名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能。通过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高耗能企业,执行高于电网企业代理其他用户的购电价格,具体幅度以国家代理购电相关规定为准。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对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燃煤发电基准价上浮不超过20%限制。(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法开展能源计量领域监督检查。
(牵头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对于未按规定办理节能审查或超许可规模用能的数据中心项目,分类设定数据迁移过渡期,并责令限期改造。(牵头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教委、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等)三、大力倡导节能全民行动倡导市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节室内供暖温度,避免冬季长时间开启外窗,减少热量损失。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加快实施道路照明节能改造。要加强公交、地铁智慧化调度,根据季节变化与市民出行规律优化线路与班次,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能效水平。
对于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的数据中心项目,依法依规责令关停。(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做好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排查工作,加强异常用电监测分析,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清退。围绕商务楼宇、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公共建筑,重点检查冬季室内温度控制情况。(牵头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来源:北京市发改委。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三进服务。(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依法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执法检查。
加快推广使用LED等高能效光源设备,科学合理控制路灯开启时间,推进路灯智能分时分区控制。(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严控数据中心能耗年底前完成本市重点用能单位中提供第三方(非自用)数据中心服务的企业实时电耗数据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实时准确电耗监测。
要合理降低景观照明强度、压缩开启时间。对于节能监察工作中已发现的能效水平较低的数据中心企业,依法开展能效现场检测,深挖节能潜力,督促完成整改。